熱門文章
余額寶、銀行理財產品PK國債
發布時間:2014-03-13 分類:行業資訊
在互聯網金融風行、銀行理財產品狂歡之際,憑證式國債風光不再。
3月10日,是今年首期憑證式國債發行的第一天,本期國債3年期、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別為5%、5.41%,收益不算低,最關鍵是實打實的,人氣卻比標注著“預期年化收益率”的余額寶、理財產品差了很多。
是余額寶、銀行理財產品太吸引人了,還是現在注重中長期、注重穩健投資的投資者越來越少了?現在,不妨將國債、余額寶、銀行理財產品這三種投資做一個比較。
國債銷售首日人氣不及往年
盡管沈陽國債承銷行承銷的每期國債的總額度不一樣,但首日銷售進度還是能從一個側面證實國債銷售之冷暖的。
一般來說,首日銷量在國債銷售的比重中占據很大的分量。2008年到2010年國債銷售的盛況:由于全國有些地方開賣的時間早,有的網點在開門后發現已經無國債可售;有的網點搞人均限購,最多買2萬或1萬;很多網點的隊伍排到儲蓄所或分理處的門外。
相比那時,如今的憑證式國債賣得可真是“靜悄悄”。昨日是2014年首期憑證式國債首日發行,沈陽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說:“國債銷售第一天,只賣出了400多萬,與往年近千萬的銷售額度相比,還不及以前的一半。其中三年期國債銷售要好于五年期國債,投資者現在并不青睞年限較長的投資理財產品?!?nbsp;
有金融業界人士說,儲蓄國債中,電子式比憑證式賣得還相對好點,“因為電子式國債還可以通過網銀、手機銀行等其他渠道購買,方便客戶,憑證式要到網點拿一紙憑證,便利程度上還是不及電子式國債?!?
理財產品、余額寶分走市場
國債,曾經投資市場的寵兒,為何近兩年開始有些“失寵”了呢?
一方面,是部分銀行上浮了存款利率至基準利率的1.1倍,國債與銀行定期存款之間的利率差距縮小。比如此次國債3年期與5年期的票面年利率,比同期的定存利率僅高了0.325和0.185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搶了國債的不少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理財產品豐富,且不乏銷售期限短、靈活性大、年化收益率較高的產品,致使國債銷售熱度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月1日―4月1日,在售和即將發售的面向全國投資者的1―3個月短期理財產品中,共計有32款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或超過6%。
記者在市場上發現,1―3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當中,均有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產品。在4―6個月以上期限的產品當中,有的銀行預期收益率已經達到6.4%、6.5%,不過認購起點也達到了10萬元和50萬元不等。
互聯網金融來勢洶洶,對國債的投資也是個分流。比如說,風頭正勁的余額寶,最新數據顯示余額寶客戶數量超過8100萬,規模接近5000億元。尤其是酷愛網購的年輕人,認為這種投資模式很好地兼顧了理財與消費,奉為投資至寶。
算一算哪種理財方式最賺錢
那么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余額寶與國債到底哪個高?
三年期國債的票面年利率是5%,三年總收益率為15%。
以一款期限為60天的年化預期收益率為5.5%的銀行理財產品為例。事實上,除卻季末、半年度末、年末攬儲大戰,5.5%這樣的預期收益率在平常算是很高了。
理論上,投資者一年最多買六次期限為60天的理財產品,但實際上,買不到6次。一款理財產品進行計息是在銷售期結束之后,而產品到期后,資金到賬要延遲兩三天,假設一來一去的資金空檔是10天,買五次理財產品的資金空檔期是50天。5.5%÷360×310=4.736%。如果投資3年,那么其總收益為14.21%。但這只是預期收益率。
余額寶的收益=(余額寶資金/10000)×當天基金公司公布的每萬份收益。記者查詢了天弘基金發布的增利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基本在4.7%―5%之間,直到最近才超過5%。
目前,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為5.7740%,此外,蘇寧的零錢寶、匯添富現金寶等也繼續“破六”節奏。業內人士分析,長期來看,貨幣基金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續性,未來“破5”、“破4”也不足為奇。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