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項崢:互聯網理財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徑
發布時間:2014-03-13 分類:行業資訊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在日前兩會“一行三會一局”負責人的記者招待會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回應記者關于金融服務公平性問題上,表示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推進普惠金融的要求,使更多居民能夠得到更好的、更公平的金融服務。聯系到此前社會各界對余額寶等“寶寶”們的熱議,筆者認為余額寶之類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不僅具備現實經濟意義,而且也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徑之一。
余額寶具備現實經濟意義
用盈利模式簡單來認定余額寶的經濟意義,難免會有過于武斷的嫌疑。從余額寶資金用途來看,主要是商業銀行的協議存款,其相對較高的收益水平幾乎完全依賴市場化同業存款利率與存款利率管制下活期存款收益率的利差收入,使得其表面看來并未參與社會生產的過程。而事實上,簡單盈利模式掩蓋了余額寶參與社會生產的過程。無論協議存款資金成本多高,余額寶聚集資金的絕大部分都將轉化為銀行貸款,并支持實體經濟活動。應該看到,協議存款收益率高低,主要取決于商業銀行是否有更好的資金運用。如果商業銀行沒有符合微觀審慎的貸款項目,那么盲目抬高協議存款利率無異于“殺雞取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余額寶設立以來為用戶創造超過29.6億元的收益,余額寶用戶在淘寶上消費的總金額超過3400億元??梢?,余額寶也具有現實經濟意義。
余額寶促進了銀行精細化管理。余額寶的出現,在金融體系內產生了“鯰魚效應”。面對余額寶的競爭壓力,商業銀行必須盡快提高利率定價能力,精確核算每一業務條線和產品的成本,才能與余額寶的協議存款談判中,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不僅如此,為吸收存款,商業銀行必須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這也是提升全社會金融服務質量的必由之路。還有,商業銀行必須更加審慎地選擇貸款客戶,才能匹配相對較高的資金成本。
實體企業融資成本高不能怪余額寶
部分實體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并不是余額寶發展壯大的結果。不能否認,由于商業銀行體系資金來源成本上升后,在利潤驅動下,可能會促使其尋找更高利率的貸款項目。但這種情況并不是余額寶所能夠掌控。在我們當前的金融體系中,過高融資利率已經成為影子銀行體系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早在余額寶出生之前,相當多的影子銀行融資利率就超過10%。余額寶的出生與后續發展,也不會根本性改變影子銀行體系發展的現狀。需要注意的是,貸款利率高低還要受到實體經濟部門產出水平的約束。一個經營穩健、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很難會接受過高的貸款利率水平;反之,經營風險過大、受政策控制、破產邊緣的企業,才有可能接受相當高的利率水平。即使沒有余額寶,銀行體系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利率長期在高位維持??梢?,把社會融資成本上升的板子打在余額寶身上,不免有“躺著中槍”的無辜。
余額寶高收益率也要受到銀行體系融資意愿和銀行經營風險的約束。去年余額寶相對較高的收益率存在特殊性,特別是“錢荒”和“錢緊”抬升了銀行體系的融資意愿。最近一段時間,余額寶的收益率出現下降,這一方面是中央銀行采取了積極的、富有成效的操作,緩解了金融市場資金面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今年以來銀行體系開始對協議存款進行重新定價。從余額寶協議存款合作方看,也存在風險約束問題。如此規模龐大的存量資金需要通過分散化來降低風險,這勢必也將限制余額寶收益率的增長。最近一段時間,余額寶年化收益率降至6%以下,也是事物發展必然結果。所謂余額寶經濟意義之爭,根本問題則是余額寶動了銀行體系的“奶酪”。在余額寶出現之前,留存銀行體系規模龐大的活期存款,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極低成本的穩定資金來源,為銀行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但余額寶深刻地改變了商業銀行體系的存款結構,由活期存款向同業協議存款的轉化,既降低了銀行體系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又提高了資金來源成本,使得商業銀行利潤空間有所縮小。
余額寶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徑
余額寶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徑。過去,相當規模小額活期存款長期趴在銀行賬上,與定期存款并無實質性差異,卻只能享受極低的活期存款收益率。這本身或是制度設計上的缺陷,而余額寶只不過是對現行制度設計上的彌補,但體現出普惠金融的重要特征。特別是余額寶將理財的門檻降低,使得更多的草根階層可以享受更加公平的現代金融服務。
綜上分析,余額寶也具有現實經濟意義,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徑??紤]到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態勢,盡快明確并出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防范余額寶可能面臨的技術、流動性等風險,其重要性日益顯現。但與此同時,正視與包容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存在,同樣也非常重要。正如周小川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到:不會取締余額寶,將完善監管。這應該是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