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應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發布時間:2014-03-11 分類:行業資訊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始用于聯合國2005年宣傳小額信貸年時的普惠金融概念,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后,猶如一夜春風,不僅吹開了原本猶抱琵琶的小貸公司、P2P平臺、擔保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半邊面紗,也吹遍了各個地區和各大領域,于是,凡有飲水處,皆談普惠。
普惠金融是一種理念,“inclusive”本身就暗含著“包容的”意義,這就賦予普惠金融這個詞一種惠及普通大眾,涵蓋社會各個層面的含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一種感召。但凡感召,都是要沁人心脾的、隨風潛入的、循序漸進的,我們欣慰的看到,確實有很多企業在腳踏實地的踐行普惠金融,但是從報章雜志和街頭巷尾瞬間燃起的熱情來看,有些企業的反映就像服用了特效藥,反而令人有些不安。
這種不安并不是毫無來由。僅從金融領域而言,這種特效藥并不是第一次在臨床中出現。
從監管層提出要支持小微企業開始,各家金融機構就開始相繼打出“小微”牌。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努力,銀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突破確實可圈可點,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的轉型,也讓不少銀行真正開始意識到,原本忽略的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原來是塊金礦。但是在最初這塊金礦石還沒有顯現出其價值的時候,銀行們的小微牌顯然打的有些心不在焉。
業內人士曾透露,很多銀行的小微企業客戶,都是大企業的子公司,在劃分標準上也不清不楚,一個銀行眼中的小企業,很可能可以買下一個區的商鋪,這還是保守估計。
再聯想到國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從銀監會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開始,一大批企業表示要參與設立村鎮銀行。
去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被提出,又一陣民營銀行潮被掀起。
在這些申辦民營銀行的上市公司當中,確實有企業真想做銀行,能與其主營業務形成協同效應。而另一些則是希望分享銀行的高收益。這兩種都可視作“真情”,而另有一些企業則是“假意”了。數據顯示,民營銀行提出后的一個多月,概念所涉及的二十余家上市公司中,僅8家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另有一家浙江廣廈漲跌持平外,其余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多家上市公司一個月內股價漲幅超過40%,最高達61.28%。但是很多公司在以后則沒有了下文。
而今,普惠金融再次突然高熱,又有多少人是大喊普惠之名而無普惠之實,或借普惠之名行惠己之實,更有甚者行違規之實,恐怕需要監管層再三擦亮雙眼,莫讓這溫暖人心的感召成為陽奉陰違的招牌,莫讓東郭先生寒了真正樂手的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監事梅興保:互聯網金融是普惠金融先行者
梅興保表示,從要讓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到金融改革發展的成果,享受到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成果這方面來說,互聯網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他指出,普惠金融實際上是包容金融的一種新概括,它使我們的金融服務惠及到各個層面。特別是惠及到弱勢群體,或者說金融服務的范圍要能夠覆蓋到所有的消費層次。就我國來說,弱勢群體主要是農民,包括城市中間的打工者,或者低收入人群。目前,互聯網金融與我們廣大農村用不上互聯網的農民還有著很大差距。希望互聯網能夠面向農民打工者,研發出類似于傻瓜照相機這樣的線上工具,讓他們能夠很好地使用。
全國政協委員、工商銀行前行長楊凱生:互聯網金融增強金融普惠性
楊凱生表示,互聯網金融對增強金融的普惠性是有意義的,這也是必然性,互聯網金融應該與傳統金融機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還要加強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應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馬蔚華委員呼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擴展金融服務的受益面。首先,放寬市場準入。支持社區銀行、村鎮銀行、信用合作社、資金互助社、小額信貸、消費金融、融資租賃等各類“草根”金融機構發展,鼓勵大中型金融機構穩定或適當增設縣鄉社區的基層網點。其次,加強政策引導??蓪︺y行發放涉及普惠金融的貸款在信貸總量、風險權重、不良貸款容忍度、壞賬核銷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的支持政策。第三,鼓勵金融創新,完善金融監管。最后,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普惠金融彌補金融體系不足
郭廣昌認為,包括余額寶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P2P借貸平臺等新型普惠金融業態紛紛開始與互聯網結合,在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極大彌補了我國金融體系的不足。對互聯網金融新業態的監管重點并不在于限制或新建一套監管體系,而是在于創新和跨部門協調。(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