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互聯網金融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發布時間:2014-02-28 分類:行業資訊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無疑已對現行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無疑已對現行監管提出更高要求?;ヂ摼W金融利用現代化的數字技術,已經擺脫了傳統的商業銀行所需要的實體營業機構,余額寶等金融工具的利率隨行就市,已經接近于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目標,市場的發展事實上已經走在了制度改革的前面。
推出僅8個月的余額寶,據悉目前規模已達4000億元左右。而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能取得快速發展,實際是對金融準入壟斷與利率管制等金融壓抑政策的市場套利,即余額寶等是利用現行存款利率仍在管制之下建立的一種盈利模式,并促進了銀行等負債端通道業務的競爭多元化,使余額寶在面對儲戶時,相當于一個金融機構,對現行金融監管體制形成現實挑戰。
我國金融管理體制至今基本還是沿襲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審批制度,銀監會掌握著銀行的牌照,對商業銀行的日常運作,則主要是利用貨幣政策等來管理,包括存貸款利息、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比例等。而這些規定主要是維護商業銀行的安全,避免發生溢出于銀行的社會風險,但除此以外,事實上還讓銀行充當了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作用。從管理對象來看,它主要是以管機構為主。但是,這種管理模式與市場化目標是不合拍的,因此需要改革。目前改革的目標主要有利率市場化,允許銀行破產、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等。
同時,互聯網金融避開了傳統金融流動性監管的體制,增大了潛在風險。從金融產品交易的視角來看,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還不是像傳統銀行那樣的存貸款業務,因此風險對沖需求不是很大,但它還是存在各類資產配置型金融活動的風險要素。余額寶之類的產品有什么樣的風險?由于它面世時間不長,目前下結論可能過于匆忙,但從它的盈利渠道主要在于利用傳統銀行的資產端業務看,它其實是鉆了利率管制所產生的制度性溢利的空子。一旦利率管制全面放開,余額寶的這種優勢就不復存在,它的風險就會釋放出來,并對儲蓄者的承諾就很難兌現,從而對社會經濟運行形成不利因素。為此,對這種風險如何進行監控,對余額寶之類的產品如何監管,顯然應是監管當局應該研究的一個課題。
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雖已有4000億元的規模,但它僅占我國金融業總存款的0.39%,因此還不足以對傳統銀行業務產生顛覆效應。但是,它所占有的平臺、零售客戶資源和數據的三大優勢,卻具有不可低估的發展前景。去年以來,我國政策面上開始允許民間資本開設自負盈虧的民間銀行,雖然輿論表現得很熱鬧,但迄今尚無進展,而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實際上是為民間金融的發展另辟了一條蹊徑,它很可能代表了未來金融業發展的一種方向。正因如此,對這種新興金融產品的監管顯得十分重要。
現在,監管當局對于互聯網金融采取的是容忍、觀望的態度。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曾說:“在誠實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長的金融活動、金融服務,都應該受到尊重?,F階段,在監管原則上,要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和發展,包容失誤,為行業發展預留一定空間?!边@是一種可取的態度,也符合國務院提出的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
傳統的金融市場監管體制側重于事前審批,側重于管機構,而改革的目標是“寬進嚴管”,即放松事前監管,放寬市場準入空間,因此今后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并且要將目前的管機構轉變為管市場。鑒于目前對于傳統銀行的事中、事后監管還比較薄弱,而對新出現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更是出現了空白,監管部門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有必要補起這方面的短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